芜絶
拼音wú jué
注音ㄨˊ ㄐ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废弃隔绝;荒芜断绝。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絶兮异域。” 唐 杜甫 《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诗:“波涛良史笔,芜絶 大庾岭 。” 明 陈恭尹 《送李巷水兼寄相如》诗:“古道今芜絶,吾乡尚有人。”
基本含义
- 指杂草繁茂,荒芜不生。
详细解释
- 芜絶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描述草木繁茂、生命力旺盛的状态。它的反义词是草木萧疏、寸草不生。
使用场景
- 芜絶常用于描述自然环境或人类生活的状态。比如,用来形容荒山野岭、废弃的建筑物、冷落的乡村等。
故事起源
- 芜絶这个成语源自《左传·昭公十年》:“夫草木之芜绝者,发之时也。”这句话意味着草木繁茂之后会枯萎凋谢,也可以引申为事物生命力的衰败。
成语结构
- 芜絶的结构是“形容词 + 动词”。
例句
- 1. 这片废弃的土地已经芜絶了,没有一丝生机。2. 长时间未经人照料,这座废弃的房子已经变得芜絶不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荒芜的山林,杂草丛生,没有一丝生机,这就是芜絶的形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自然环境或人类生活状态相关的成语,比如“蓬蒿生辉”、“百草不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山上的土地已经芜絶了,没有一棵树。初中生:这座废弃的建筑物已经芜絶了,里面到处是杂草。高中生:这个村庄因为人口减少而芜絶,很多房屋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