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署假名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ǔjiǎmíng

署假名

拼音shǔ jiǎ míng

注音ㄕㄨˇ ㄐㄧㄚˇ ㄇ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署假名 shǔ jiǎmíng
    [pseudonymous] 使用假名;根据假名鉴定
    一本署假名的著作

基本含义

  • 指代冒用他人名义进行欺骗、诈骗的行为。

详细解释

  • 署假名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署,意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假名,意为伪造他人的名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冒用别人的名义进行欺骗、诈骗的行为。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用假名义来进行欺骗的行为,是一种不诚实和不道德的行为。

使用场景

  • 署假名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利用他人的名义从事欺骗、诈骗等不诚实行为的人。比如,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冒用他人身份进行非法交易、伪造他人签名等行为的人。

故事起源

  • 署假名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常常需要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来表示自己的批准或认可。然而,有些官员为了逃避责任或谋取私利,会冒用他人的名义进行签字盖章。这种行为被视为不诚实和不道德,因此形成了成语“署假名”。

成语结构

  • 主语 + 署假名

例句

  • 1. 他因为署假名而被判了重刑。2. 这位商人冒用他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嫌署假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署假名”与冒用他人名义进行欺骗的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签字的时候用了别人的名字,这样就形成了署假名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署假名”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诚信、欺骗相关的成语,比如“假公济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署假名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那个学生冒用他人名义参加了比赛,被发现后被罚款了。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涉嫌署假名,正在接受调查。

拆字解意

署假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