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后口动物在词典中的解释
hòukǒudòng

后口动物

拼音hòu kǒu dòng wù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后口动物 -概述

    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后口动物的胚胎发育是辐射不定型卵裂。在原肠期的后期,与原口相反一端的内外两胚层相互贴紧,最后穿成一孔,成为幼虫的口,后口动物因此得名。这些动物的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体腔囊,体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这种形成方法称为肠体腔法(见体腔动物)。半索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动物均为后口动物。它们是动物进化的主干。

基本含义

  • 指言行不负责任、不靠谱的人。

详细解释

  • 后口动物原指蛇类动物,因其没有前腿,只能靠后腿行走,行动迟缓,容易脱逃,因此被用来形容言行不负责任、不靠谱的人。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的人。

使用场景

  • 后口动物常用于贬义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守信用、不负责任的人。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警示他人。

故事起源

  • 后口动物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沁园春·雪》一诗中:“不向后口动物,言语何由入人耳。”这首诗中用后口动物来比喻那些言而无信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

成语结构

  • 后口动物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由“后口”和“动物”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人说话从来不靠谱,简直是个后口动物。2. 他答应帮忙,结果一直拖延不履行,真是个后口动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后口动物”与蛇类动物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没有前腿、只能靠后腿行走的动物,行动迟缓、容易脱逃,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诚信、守信有关的成语,如“信口雌黄”、“言而无信”等,以丰富对言行负责任的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同学答应帮我拿书,结果忘记了,他真是个后口动物。2. 初中生:他说好了要一起完成作业的,结果一直拖拖拉拉,真是个后口动物。3. 高中生:老师答应帮我们争取更多实验资金,但最后什么都没做,真是个后口动物。

拆字解意

后口动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