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式家长
拼音lǐ gāng shì jiā zhǎ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富二代驾宝马保时捷街头狂飙相撞 宝马惨败被焚毁(现场图)
11月14日下午3点08分,义乌市雪峰西路与荷花街交叉口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一辆保时捷与一辆宝马高速相撞,宝马随后起火。下午3点40分,记者到达事发地点时,现场已经围满了群众。两辆事故车辆分别为红色的保时捷Turbo和白色的宝马M3,都是超级跑车。资料显示,保时捷的车价大约在200万元左右,宝马车大约价值120万元。两车均有人员受伤,但并不严重。事故的具体原因,交警部门目前还在调查当中。
“我爸是李刚”之所以成为流行语,热度空前,是因为“李刚”已成为对于官二代、富二代惹祸的嘲讽代名词。或许这一词汇的火爆,对当下的官二代、富二代很富有警示意义。
当然这种警示的力量目前仍然很有限,它还无法百分之百的遏制住富二代狂野的心,嚣张的劲。正如这则新闻事件报道的那样,俩个年轻的富二代,驾驶百万豪车,超速狂飙,酿就车祸,好在结果是车毁人未亡,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事件很值得我们再次深入反思,为什么近来那么多的恶性交通事故,都发生在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开宝马名车人的身上?为什么这些肇事者如此的疯狂和不屑一顾,甚至表现出惊人的人性冷漠?不就是因为这些人或者有个有钱的爸爸,或者有个当权的父亲吗?年轻人的嚣张和轻狂,和这些有钱或者有权家长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缺乏起码的家庭教育。
本来,孩子出生成长在这样一个富庶的家庭,应该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结果很多富二代却因为自已有了类似“李刚”式的父亲竟给自己带来不幸,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有钱或者有钱的父亲,娇生溺爱自己的孩子甚过普通家长,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大失败。动不动就给自己孩子买一、二百万的名车,随处疯逛而放任自流,从来不去重视和引导孩子在外边都去做些什么和应该做什么。从来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上下功夫,只知道当孩子惹出事时,想尽办法挖空心思的托人找关系,甚至用钱去平事。缺乏严格监管的富二代家长,是富二代或官二代在外边惹事或肇事的的罪魁祸首,理当深刻反思和警醒。
但愿富二代、官二代不要再因为自己有个所谓“李刚”式的父亲,就可以无法无天,就可以疯狂的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拿别人的生命当玩偶,否则最终害人害己。
基本含义
- 指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不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
详细解释
- 李刚式家长源自中国一位名叫李刚的父亲,他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进行过度干预。这个成语形容了一种过度保护孩子、不给孩子独立成长的家长方式。这种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和舒适,对孩子缺乏约束和教育,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过分溺爱孩子,不给孩子独立成长空间的家长。它可以用于教育领域、家庭教育讨论中,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个具体的家庭环境。
故事起源
- 李刚式家长这个成语的起源是中国一位名叫李刚的父亲。李刚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进行过度干预。这种家长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语。
成语结构
- 李刚式家长是由“李刚”、“式”、“家长”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李刚”是一个具体的人名,代表了这种家长方式的典型代表;“式”是一个连接词,用来连接“李刚”和“家长”;“家长”表示这种家长方式。
例句
- 1. 他的父母是李刚式家长,从不让他自己做决定。2. 这个孩子一直被李刚式家长宠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记忆技巧
- 你可以通过将“李刚式家长”与一个你熟悉的家长进行比较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这个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不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然后与“李刚式家长”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独立成长的方法和理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妈妈总是像李刚式家长一样,不让我一个人去公园玩。2. 初中生:我的爸爸是李刚式家长,他总是帮我做作业,不让我自己解决问题。3. 高中生:我不想成为李刚式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