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副郎在词典中的解释
láng

副郎

拼音fù láng

注音ㄈㄨˋ ㄌ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员外郎的通称。 隋 、 唐 、 宋 时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 唐 韩愈 《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韦侯 昔以考功副郎守 盛山 。人谓 韦侯 美士……纳之恶地以枉其材。”

基本含义

  • 指官职低微的副职,也用来形容地位低下、权力有限的人。

详细解释

  • 副郎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位于郎中之下,是副职官员的称谓。成语“副郎”借指官职低微的副职,也用来形容地位低下、权力有限的人。它常常用于讽刺、嘲笑那些权力不足、地位低下的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地位低下或权力有限,也可以用于讽刺、嘲笑某人的无能或无用。

故事起源

  • 关于“副郎”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未明确。

成语结构

  • 副郎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公司只是个副郎,没什么实权。2. 这个领导只会空谈,根本就是个副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副郎”与地位低下、权力有限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而记忆其含义。可以想象一个官袍褴褛、地位低微的副职官员,形象生动地表示了“副郎”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官职制度,了解不同官职的等级和权力。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小人得志”、“权倾朝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是班里的副郎,没有什么特别的权力。2. 初中生:那个学生在班级里只是个副郎,没有什么话语权。3. 高中生:他在学生会里只是个副郎,没有什么实际的决策权。4. 大学生:在公司里,他只是个副郎,没有什么决策能力。5. 成年人:他在政府部门只是个副郎,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

拆字解意

副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