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袒面缚
拼音ròu tǎn miàn f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ròu tǎn miàn fù ㄖㄡˋ ㄊㄢˇ ㄇㄧㄢˋ ㄈㄨˋ
肉袒面缚(肉袒面縛)
去衣露体,缚手于背,以示降服顺从。《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 伐 紂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司马贞 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 侯瑱 跋扈 江州 ,公私阻絶,即平北贼,仍事南征,肉袒面缚,归首闕庭,即为申闻,优其礼秩,臺仪不贬,位遇兼常。”
基本含义
- 形容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限制,无法自由行动。
详细解释
- 肉袒面缚是由“肉袒”和“面缚”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肉袒指的是没有穿衣服露出上身,面缚指的是被绳子或布带捆绑住脸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被束缚得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肉袒面缚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限制,无法自由行动。可以用于描述被强权压迫、被囚禁、被约束等情况。
故事起源
- 肉袒面缚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史记》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楚国的大夫屈原因忠于国家,被中宗所忌恨,被流放到汨罗江。当时,屈原身上只穿着短裤,赤膊裸体,还被绳子绑住脸部。这个故事中的形象被后人引用并发展成了成语“肉袒面缚”。
成语结构
- 肉袒面缚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因为犯罪被判无期徒刑,从此便肉袒面缚地度过余生。2. 这个国家的人民长期以来都被肉袒面缚,没有自由和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肉袒面缚”与被束缚和限制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赤身裸体、被绳子绑住脸部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束缚和限制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手脚”等,以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上学,感觉像是肉袒面缚一样。2. 初中生:考试前的复习让我觉得像是肉袒面缚,没有时间自由玩耍。3. 高中生:家长的期望和学校的要求让我感到肉袒面缚,无法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4. 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压力让我感到肉袒面缚,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以上是关于“肉袒面缚”成语的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