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乡举里选在词典中的解释
xiāngxuǎn

乡举里选

拼音xiāng jǔ lǐ xuǎn

注音ㄒㄧㄤ ㄐㄨˇ ㄌㄧˇ ㄒㄨ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从乡里中考察推荐。《后汉书·章帝纪》:“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变而乡举里选,谬采虚声,则得人爵,弃天爵,党同伐异,弊愈益滋,更出资格糊名之下。”

基本含义

  • 指选拔官员或干部时,只在本地范围内选拔,没有广泛的选择范围。

详细解释

  • 乡举里选源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古代,选拔官员时,一般是先在乡里选拔,再逐级选拔到更高层次。因此,乡举里选表示只在局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没有广泛的选拔范围。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选拔人才或干部时,范围狭窄,没有全面的选择。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机构或组织只在狭小的圈子内选拔人才,缺乏公正和公平。

故事起源

  • 乡举里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宋明清时期。在科举制度中,选拔官员的范围是逐级扩大的,从乡级到县级、府级、省级等。乡举里选这个成语就是指在这个选拔过程中,只在乡里进行选拔,没有更广泛的选择。

成语结构

  • 乡举里选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分别是“乡举”、“里选”。其中,“乡举”表示在乡里选拔,“里选”表示在局限的范围内选择。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高层领导都是乡举里选出来的,缺乏专业素质。2. 这个选拔活动太乡举里选了,根本没有给其他人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乡举里选”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联系起来,想象在古代的乡村里,人们只能在乡里进行选拔,没有更广泛的选择范围。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起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其他与选拔人才相关的成语,例如“金榜题名”、“龙潭虎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是老师乡举里选出来的。2. 初中生:这次学校的学生会干部竞选太乡举里选了,没有公平竞争的机会。3. 高中生:政府的官员应该通过公开竞聘,而不是乡举里选。

拆字解意

乡举里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