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蹈海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ohǎi

蹈海

拼音dǎo hǎi

注音ㄉㄠˇ ㄏㄞ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蹈海 dǎohǎi
    [plunge into the sea to commit suicide;jump into water] (为了自杀)投海
    蹈海自尽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详细解释

  • (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彼 秦 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於天下,则 连 有蹈 东海 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后以“蹈海”指跳到海里自杀。《后汉书·逸民传序》:“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志。” 明 王廷陈 《矫志篇》:“ 郭生 纯臣, 鲁连 高士,彼乃登台,此乃蹈海。” 周恩来 《无题》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羣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航海。旧时以喻危险。《宋史·胡铨传》:“校之往时蹈海之危,固已万万。”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协济》:“往者封疆大吏,尝议及海运一事,卒不果行,何也?朝廷不忍使民以蹈海,有司不敢保漕以无事。”

基本含义

  • 勇敢地冒险或毅然决然地迎接困难。

详细解释

  • 蹈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勇敢地踏入海洋,表示他愿意冒险、迎接困难并且不怕失败。这个成语强调了勇气和决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坚定不移地努力并克服困难。

使用场景

  • 蹈海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危险时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它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勇往直前,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愿意接受挑战并迎接困难。

故事起源

  • 蹈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讲述了项羽和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的故事。当时,项羽的军队被围困在巨鹿城中,面临着危机。项羽决定率领他的军队冒险突围,他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吾与之蹈海者,必不同仇。故吾将先蹈海而誓不食言!”这句话形成了成语“蹈海”。

成语结构

  • 蹈海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蹈”和名词“海”组成。

例句

  • 1.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蹈海,去追求他的梦想。2. 她的勇气和决心让她能够蹈海,克服了种种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蹈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海边,毅然决然地踏入海中,象征着勇气和决心。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气和决心相关的成语,例如“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勇敢地蹈海,追求我的梦想。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项羽一样毅然决然地蹈海。3. 高中生:只有勇敢地蹈海,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拆字解意

蹈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