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识礼
拼音zhī shū shí lǐ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zhī shū shí lǐ ㄓㄧ ㄕㄨ ㄕㄧˊ ㄌㄧˇ
知书识礼(知書識禮)
同“ 知书达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虽不敢説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文君 ,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参见“ 知书达礼 ”。
基本含义
- 指人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礼仪修养。
详细解释
- 知书指具备广博的知识,能够读书学习;识礼指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和懂得尊重他人的行为。知书识礼强调人应该既有知识的积累,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举止得体的形象,也可以用来教育人们注重修养和礼仪。
故事起源
- 关于知书识礼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则是关于宋代文学家陆游的故事。据说陆游小时候非常聪明,但他的父亲并不满足于他只是聪明,而是更希望他能够具备知书识礼的修养。于是,陆游的父亲给他讲了很多关于知识和礼仪的故事,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成语结构
- 知书识礼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成语,其中“知书”和“识礼”都是独立的成语。
例句
- 1. 他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现出色。2. 这个年轻人不仅知书识礼,而且懂得尊重他人,深得大家的喜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知书”和“识礼”与读书和礼仪修养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可以想象一个读书很多的人,他的知识渊博,同时他也懂得如何礼貌待人,这样就能够记住知书识礼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知书识礼相关的成语,如知己知彼、礼尚往来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知识和礼仪修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既知书又识礼,他总是耐心地教我们知识,同时也教我们如何礼貌待人。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非常知书识礼,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待人真诚,受到了大家的尊重。3. 高中生:在我看来,知书识礼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只有具备了知识和修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