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亵渎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è

亵渎

拼音xiè dú

注音ㄒㄧㄝ 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亵渎 xièdú
    (1) [blaspheme;profane;pollute] 轻慢;冒犯。
    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易·蒙》孔疏
    亵渎神明
    (2) 又作“亵黩”
    休若坐与 沉亵黩。——《南史·巴陵哀王休若传》

近义词

  • 轻渎、侮慢、鄙视、蔑视、藐视、轻慢、轻视

反义词

  • 尊敬

英文翻译

  • 1.blaspheme; blasphemy; profane; pollute; slighting; be disrespectful

详细解释

  • 轻慢,不恭敬。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褻瀆也。” 宋 欧阳修 《论水入太社札子》:“窃以宗庙社稷,礼贵尊严,今四面并无遮映,使巷陌人马往来,褻瀆如此。”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佛牙》:“夫牙骨之多至此,使尽出佛身,佛亦不足贵矣。诬妄褻瀆,莫甚於此。”《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玉 听了,忙説:‘不该!我怎么睡着了?就褻瀆了他!’”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随感录》:“经不住这种考验,就会出卖灵魂,亵渎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基本含义

  • 亵渎指对神圣的事物或人物进行不敬、不虔诚的行为或言语。

详细解释

  • 亵渎是指对神圣事物的不敬,包括对宗教、神明、圣地、圣物、圣人等的亵渎行为或言辞。亵渎行为通常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违背社会的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

  • 亵渎一词常用于描述对宗教信仰的不敬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对人或事物的不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信仰,避免亵渎他人的宗教信仰或价值观。

故事起源

  • 亵渎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文王既勤,我劳于外。亵夫子之言,维是我厌。”这里的亵渎指的是对子言行的不敬。

成语结构

  • 亵渎是一个动词,可以作为及物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例句

  • 1. 他的言论亵渎了我们的宗教信仰。2. 不应该亵渎神明,要尊重宗教的信仰。3. 这种亵渎行为是对社会公德的不负责任表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亵渎”这个词拆分为“亵”和“渎”来记忆。亵可以理解为对神明的亵慢,渎可以理解为对神明的不敬,通过这种拆分记忆可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亵渎这个词语感兴趣,可以学习相关的宗教和哲学知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不应该亵渎别人的神明。2. 初中生:那个学生在课堂上亵渎了老师的话,受到了严厉的批评。3. 高中生:他的言论亵渎了我们的信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拆字解意

亵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