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立论在词典中的解释
lùn

立论

拼音lì lùn

注音ㄌㄧˋ ㄌ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构成]
    动宾式:立|论
    [例句]
    不要乱立论。(作谓语)

英文翻译

  • 1.make a point

详细解释

  • ◎ 立论 lìlùn
    [set forth one's views;present one's argument] 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
    提出看法;确立论点。《晋书·王衍传》:“ 魏 正始 中, 何晏 、 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不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欧阳文忠公 立论《易·繫辞》当为大传。盖古人已有此名,不始於公也。”《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我平日合你讲起话来,言必称 周 孔 ,不知者鲜不以为我立论过迂,课子过严。”

基本含义

  • 指明辨是非,阐明道理。

详细解释

  • 立论一词源自《论语·颜渊》:“立于礼,立于孝,立于忠。”意味着在讨论问题时,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明辨是非,阐明道理。立论强调要有明确的观点和论据,以及清晰的逻辑推理。

使用场景

  • 立论常用于学术讨论、辩论赛、演讲等场合。在正式的辩论或演讲中,使用立论可以使观点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以提高说服力。此外,立论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在争论或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 立论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古代儒家学派的思想而来。儒家注重道德修养和理性思考,立论就是儒家强调的一种思考方式。

成语结构

  • 立论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立”和“论”。

例句

  • 1. 在辩论中,他凭借着清晰的立论和扎实的论据赢得了比赛。2. 他的演讲能够立论明辨,逻辑严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立论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台上,高举着一本书,面向大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住立论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立论的技巧,可以阅读相关的辩论技巧书籍或参加辩论培训班。此外,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的辩论比赛或演讲来学习他人的立论技巧和表达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辩论赛中立论,为自己的观点辩护。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分组进行立论辩论,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3. 高中生:我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立论,向全校师生展示我的观点。4. 大学生:参加辩论社团后,我的立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