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子石
拼音shí liú zǐ shí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shí liú zǐ shí
解释:石榴子石化学通式为A3B2[SiO4]3,晶体属等轴晶系的一族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化学式中 A代表二价阳离子,主要有镁、铁、锰和钙等;B代表三价阳离子,主要有铝、铁、铬、钛等。B组阳离子间因半径相似而常有类质同象代替,A组阳离子因Ca2+的半径较大,难以被 Mg2+、Fe2+、Mn2+等所代替。因此,石榴子石按成分特征,通常分为铝系和钙系两个系列,它们的主要成员见表。钙铁榴石中含 Ti(TiO2达4.60~16.44%)较高的变种称钛榴石。作激光材料的人造钇铝榴石Y3Al2[AlO4]3是钇、铝分别置换钙、硅的结果。石榴子石晶体形态特征明显,多呈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或二者的聚形集合体呈粒状。石榴子石的颜色随成分而异,玻璃光泽,其色彩美丽而透明者是珍贵的宝石。如镁铝榴石、翠榴石,后者是钙铁榴石,含微量Cr3+而颜色翠绿,中国称宝石级的石榴子石为“紫牙乌”(或子牙乌)。石榴子石摩斯硬度 6.5~7.5,比重见表。
基本含义
- 比喻事物相互紧密结合,难以分割。
详细解释
- 石榴子石是指石榴果实中的种子与果肉紧密结合,无法分离。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之间关系紧密,难以分割。无论是物质上的连接,还是精神上的交流,都难以割舍。
使用场景
- 石榴子石常用于形容夫妻关系、友谊、合作关系等紧密的联系。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事物之间的紧密关联,例如:石榴子石般的血脉联系、石榴子石般的团队合作等。
故事起源
- 石榴子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名叫蔡邕的官员,他的妻子非常喜欢吃石榴。一天,蔡邕在外面办事,他的妻子忍不住尝了一颗石榴,却发现里面的种子与果肉紧密结合,无法分离。她想到丈夫与自己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紧密,于是她创造了“石榴子石”这个成语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
成语结构
- 主语 + 石榴子石
例句
- 1. 他们的友谊像石榴子石一样紧密。2. 夫妻之间的感情像石榴子石一样牢不可破。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石榴子石的形状和性质,以及传说中的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石榴子石形象地想象成紧密结合的事物,如夫妻之间的感情或友谊,从而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割席断交”、“如胶似漆”等,来加深对紧密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之间的友谊像石榴子石一样紧密,互相帮助、团结一致。2. 初中生: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像石榴子石一样紧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互相支持。3. 高中生:他们两个人的合作关系就像石榴子石一样紧密,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能相互依靠。4. 大学生:我们团队的合作就像石榴子石一样紧密,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