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躅蹐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ú

躅蹐

拼音zhú jí

注音ㄓㄨˊ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小步行走。引申为戒慎小心。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志遗六》:“尝自谓吾身躅蹐尘网,非其本色,殊足自愧,因自号 愧非 。”

基本含义

  • 指行走迟缓、徘徊不前的样子。

详细解释

  • 躅蹐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行走的样子,表示行动迟缓,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躅蹐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决定或采取行动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决断力,行动迟缓。

故事起源

  • 躅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哀公十三年》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哀公在任命大夫时犹豫不决,迟迟无法做出决定。孔子对此感到失望,用“躅蹐”来形容哀公的行动迟缓。

成语结构

  • 躅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直接。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上总是躅蹐不前,缺乏决断力。2. 这个项目因为领导的躅蹐而拖延了很长时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躅蹐”与行走迟缓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走时迟迟不前,徘徊不定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躅蹐相关的成语,如踌躇不前、徘徊不定等,以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看到蜗牛爬得很慢,就说:“蜗牛真躅蹐!”2. 小学生:小红在考试时总是犹豫不决,老师说她太躅蹐了。3. 初中生:他对未来的规划一直徘徊不定,显得很躅蹐。4. 高中生:在面对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他感到很躅蹐,不知道该选择哪个方向。5. 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他陷入了躅蹐的状态,无法做出决定。

拆字解意

躅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