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知
拼音zhāo zhī
注音ㄓㄠ ㄓㄧ
繁体
基本解释
明知;确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千古芒昧,难以昭知。”《历史研究》1975年第2期:“ 清 政权对 黑龙江 流域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史有明文,中外昭知。”
基本含义
- 昭明,明晰。
详细解释
- 昭知是指明确知道或清楚明白的意思。它强调了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的清晰程度,表示对某一事物或情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使用场景
- 昭知常用于描述某人对某一领域或事物有着非常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一事情的真相或内情了如指掌。这个成语在正式场合、学术讨论和日常交流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
- 昭知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梁惠王有一天问他的大臣:“你们能够昭知我为什么能当上国王吗?”大臣们纷纷回答:“因为您聪明智慧,有睿智的才能。”梁惠王听了大臣们的回答,却不满意,他说:“你们的回答都是表面上的,没有昭知我真正的原因。”最后,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学家回答道:“因为您能够昭知民众的需要,关心百姓的疾苦,所以人民拥戴您为国王。”梁惠王听了孟子的回答,非常满意。
成语结构
- 昭知是由两个词语组成,昭和知。昭的意思是明亮、明显,知的意思是了解、认识,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明确知道或清楚明白的意思。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昭知得非常透彻。2. 这位教授昭知历史领域的知识非常丰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昭知与“照纸”联想起来进行记忆。照纸是一种明亮的纸张,而昭知则表示明确知道的意思,两者在发音上有些相似,可以通过这种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知识、认识相关的成语,如“明知故问”、“不知所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解得非常详细,我对这个问题昭知了。2. 初中生:我看过很多关于历史的书籍,对历史昭知得很多。3. 高中生: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需要对科学原理进行昭知。4. 大学生:作为一名医学生,我需要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昭知。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需要对市场行情进行昭知,以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