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轧露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á

轧露

拼音zhá lù

注音ㄓㄚˊ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碾轧朝露。谓早行。 元 杨维桢 《题柳风芙月亭诗卷》诗:“秋轮轧露春云热,水风杨柳芙蓉月。”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直率,毫不遮掩。

详细解释

  • 轧露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轧意为挡住,露意为显露。轧露的意思是指言辞直率,毫不遮掩,不顾忌他人的感受或面子,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使用场景

  • 轧露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直接、坦率,不拐弯抹角,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褒义,表示一个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做作,不虚伪。

故事起源

  • 轧露的故事起源已无法考证,但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坦率、直率的推崇和欣赏。

成语结构

  • 轧露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轧”是动词,意为挡住;“露”是宾语,意为显露。

例句

  • 1. 他是个轧露的人,从来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说谎。2. 她的言辞直率,总是轧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轧”和“露”两个字分别与“挡住”和“显露”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挡住了一切虚伪和伪装,毫不掩饰地显露出真实的自己。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直率、坦率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坦率无私”等,以丰富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轧露的朋友在一起,因为他们从来不会说谎。2. 初中生:老师喜欢轧露的学生,因为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面试时,轧露的回答往往更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拆字解意

轧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