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姑章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ng

姑章

拼音gū zhāng

注音ㄍㄨ ㄓ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同“ 姑嫜 ”。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六:“古谓舅姑为姑章。” 明 徐渭 《<周愍妇集>序》:“姑章於其子之妇也,宜无不爱也。” 清 龚自珍 《刑部主事番禺黄君妻周墓碣铭》:“自姑章及三族,无间言。”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犹豫不决,迟疑不决。

详细解释

  • 姑章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原意为“犹豫不决”。姑章是姑木的一种,木质坚硬,难于雕刻。比喻心意迟疑不决,无所作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时犹豫不决、迟疑不决的状态。也可用于形容言辞犹豫不决的场合。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国襄公欲攻打一个叫做章的国家,但是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后来,有人对襄公说:“您就像姑木一样,犹豫不决,迟疑不决。”于是,姑章成为了形容犹豫不决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姑”和“章”。

例句

  • 1. 他在做决定时总是姑章不决,不敢下定决心。2. 面对重要的选择,他总是姑章犹豫,无法做出决断。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姑木的特点,木质坚硬,难以雕刻。将姑木的特点与犹豫不决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犹豫不决、迟疑不决相关的成语,如“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比赛中姑章不决,错失了得分的机会。2. 初中生:面对选择专业的问题,我一度姑章不决,不知道要学什么。3. 高中生:在考试前,我总是姑章不决,不敢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4. 大学生:工作找与不找,一直让我姑章不决,无法下定决心。5. 成年人:在做重要决策时,不能姑章不决,要果断行动。

拆字解意

姑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