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抄
拼音fù chāo
注音ㄈㄨˋ ㄔㄠ
繁体
基本解释
附带抄录。 茅盾 《子夜》十六:“这是中华全国火柴业联合会通告各会员的公函,并附抄 广东 火柴行商业工会呈工商部的呈文。”
基本含义
- 指在书写或复制文件时,附上一份副本或抄录。
详细解释
- 附抄是由“附”和“抄”两个词组成的,其中“附”表示附加、附属的意思,“抄”表示抄写、复制的意思。附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书写或复制文件时,附上一份副本或抄录。它形象地描述了在处理文件时附加抄写的行为。
使用场景
- 附抄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办公、学习等场合中,需要复制文件或抄录文件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写作、研究等过程中,引用其他文献或资料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附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想象,在古代没有印刷术的时候,人们需要手工复制文件或抄录文件。为了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常常会附上一份副本或抄录,以备参考。
成语结构
- 附抄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为了保证文件的安全,我们在信封里附抄了一份备份文件。2. 在研究报告中,作者附抄了相关的引用文献,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附抄这个成语:1. 将“附”字与“附加”的意思联系起来,表示附加副本。2. 将“抄”字与“抄写”的意思联系起来,表示抄录文件。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附抄相关的成语,如“附庸风雅”、“附和风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在作文中附抄一篇好的范文。2. 初中生:为了方便查阅,我在笔记本上附抄了一些重要的公式。3. 高中生:在论文中,我附抄了几篇经典文献,以支持我的观点。4. 大学生:为了提高论文的可信度,我在参考文献中附抄了相关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