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凿枘在词典中的解释
záoruì

凿枘

拼音záo ruì

注音ㄗㄠˊ ㄖ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凿枘 záoruì
    [get along;agree] 比喻互相投合。凿,榫眼;枘,榫头
    有文武之规矩,而无 周(文王) 吕(太公)之凿枘,则功业无成。——《盐铁论·非鞅》

英文翻译

  • 1.[书] incompatible

详细解释

  • (1).卯眼和榫头。凿枘相应,故常用以喻彼此相合。《墨子·备城门》:“臂长六尺半,植一凿内后长五寸。” 张纯一 集解引 尹桐阳 曰:“须凿内乃可合一,若今衔口。”《庄子·在宥》:“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有 文 武 之规矩,而无 周 吕 之凿枘,则功业不成。” 宋 秦观 《代贺胡丞相启》:“俄凿枘之相投,遽囊锥之颖出。”
    (2).“方凿圆枘”之省语。比喻两者不相投合。语本《楚辞·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这是 潘先生 和他的老友兼亲戚的‘人民公仆’ 赵委员 大人颇为凿枘的地方。”

基本含义

  • 比喻合作默契,互相配合得恰到好处。

详细解释

  • 凿枘是指在木匠工作中,凿开木料的榫眼,再用凿子凿木料的榫头,最后将榫头凿入榫眼,使两块木料紧密连接。凿枘这个成语借用了木匠工作中的技艺,比喻合作默契,互相配合得恰到好处。

使用场景

  • 凿枘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工作配合等方面。可以用来形容团队成员之间默契配合,协同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事起源

  • 《汉书·律历志》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凿枘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两位木匠分别制作了两个木桶,他们决定将两个木桶合二为一,以增加桶的容量。于是,他们用凿子凿开了两个桶底,再凿出榫眼和榫头,然后将两个桶底相互套入,最后用木榫连接起来。这样,两个木桶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更大的桶。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凿枘的含义。

成语结构

  • 凿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就像凿枘一样,使得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2. 他们两个人合作默契,真是凿枘可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凿枘的发音“záo ruì”与“早瑞”相近,联想到早上迎来的吉祥的好运。这样,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凿枘的发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木匠工艺,了解木榫结构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以及其他与木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们一起参加比赛,大家凿枘一心,最后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户外拓展活动,大家互相帮助,凿枘一心,成功完成了任务。3. 高中生:在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中,同学们凿枘一心,共同为社区做出了贡献。

拆字解意

凿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