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量力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àng

量力

拼音liàng lì

注音ㄌㄧㄤ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衡量自己的力量。
    [构成]
    动宾式:量|力
    [例句]
    量力而行。(作状语)

英文翻译

  • 1.estimate one's own strength or ability (and act accordingly)

详细解释

  • ◎ 量力 liànglì
    [estimate one's strength or ability (and act accordingly)] 衡量本身的力量
    度德量力
    衡量人的力量和能力。《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 息 有违言。 息侯 伐 郑 , 郑伯 与战於竟, 息 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 息 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试使 山 东之国,与 陈涉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唐 韩愈 《上张仆射书》:“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彊使为是。” 清 顾易 《律陶》诗之六:“量力守故辙,高酣发新謡。”

基本含义

  •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合理评估和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重要性等。

详细解释

  • 量力是指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条件,合理评估和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重要性等。它强调了人们在做事情时应当量力而行,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也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量力是一种理性和谨慎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避免过度劳累、超负荷工作,保持身心健康。

使用场景

  • 量力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中,例如工作、学习、生活等。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不要贪多嚼不烂。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不要盲目追求高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合理消费,不要过度消费导致负债累累。

故事起源

  • 《史记·韩非子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韩非说,以力量而行者,志不足也;以时命而行者,智不足也。”这句话意味着只用力量行动的人志向不够高远,只按照时机和命运行动的人智慧不够深远。后来,人们将“以力量而行”和“以时命而行”合并为“量力而行”,用来表示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行动。

成语结构

  • 量力是一个动词短语,由“量”和“力”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工作中,我们要量力而行,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2. 他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是因为他一直量力而行,从不贪功好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量力”这个成语与“量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使用一个量杯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从而合理评估和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重要性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量力的成语,例如“量才而用”、“量入为出”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个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量力而行,每天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参加运动会时,我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度劳累。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高薪。5. 成年人:在投资理财时,我要量力而行,不要冒险投入过多资金。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