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虫
拼音guī chóng
注音ㄍㄨㄟ ㄔ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即龟。《杂阿含经》卷四三:“龟虫畏野干,藏六於壳内。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不依不怖彼,覆心勿言説。”
基本含义
- 指懒散、无能、无用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龟虫是由“龟”和“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龟”表示懒散、迟钝,而“虫”则表示无用、无能。龟虫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懒散无能,没有任何价值和作用。
使用场景
- 龟虫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懒散、无能,或者某事的无效和无用。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或者某事的无效果。
故事起源
- 龟虫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有龟虫之争。”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争斗,其中一个国家派出了一只龟和一只虫作为使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两只使者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最终被认为是无用的。
成语结构
- 龟虫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个龟虫。2. 这个项目经理一点也不负责任,真是个龟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龟虫”形象化为一只懒洋洋的乌龟和一只无用的虫子,从而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龟虫”相关的成语,如“龟鹤之志”、“龟龙麟凤”等,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龟虫,连作业都不做。2. 初中生:那个同学考试一直不及格,真是个龟虫。3. 高中生:他从来不参加体育活动,真是个龟虫。4. 大学生:这个同学除了玩游戏什么也不做,真是个龟虫。5. 成年人: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个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