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鼎府在词典中的解释
dǐng

鼎府

拼音dǐng fǔ

注音ㄉㄧㄥˇ ㄈ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宰相府。 南朝 宋 颜延之 《家传铭》:“内辞鼎府,外秉邦閭。”

基本含义

  • 指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家庭或官员的住所。

详细解释

  • 成语“鼎府”由“鼎”和“府”两个字组成。“鼎”是古代用来煮饭的三足铜器,象征着权势和财富。“府”指的是官员的住所。因此,“鼎府”指的是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家庭或官员的住所。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权贵家族或高官显贵的住所,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权力中心。

故事起源

  • 据说,成语“鼎府”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书·敬广传》中。故事讲述了梁武帝时期,有一个名叫敬广的官员,他的家庭富有显赫,住所豪华,被人们称为“鼎府”。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权贵家庭或官员的住所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家族的鼎府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2. 那位高官的鼎府宴会上座无虚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成语“鼎府”。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鼎放在官员的住所,象征着权势和财富。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金鼎文翰”、“鼎鼎大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家附近有一座鼎府,里面住着很有权势的人。初中生:听说那个官员的鼎府非常豪华,比城市里的其他房子都大。高中生:他出生在一个鼎府,所以一直享受着特权和优待。

拆字解意

鼎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