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摹
拼音zhǐ mó
注音ㄓㄧˇ ㄇ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按印在契约、证件、单据等上面的指纹。参阅 清 汤右曾 《谈徵·事部·指摹手摹》。
基本含义
- 指摹是指模仿、模拟他人的行为、言语、风格等。
详细解释
- 指摹源自《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何也?以有礼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何也?以有义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何也?以有言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何也?以能摹也。”意思是人之所以与禽兽不同,是因为人有礼仪、有道义、有言语,还能模仿。后来,这个词语引申为模仿他人的行为、言语、风格等。
使用场景
- 指摹一词常用于描述模仿他人的行为、言语、风格等情景。可以用来形容学习者通过模仿他人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或技艺。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上》中的故事是指摹的最早出处。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在这个故事中强调了人类与禽兽的区别,认为人类有着礼仪、道义、言语的能力,还能模仿他人。
成语结构
- 指摹由两个词组成,其中“指”表示模仿,摹”表示模拟。
例句
- 1. 小明喜欢指摹他的偶像,他希望能够像他一样成功。2. 这个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他能够完美地指摹不同的角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指摹”分解为“指”和“摹”,“指”可以理解为指向,而“摹”可以联想到模仿。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用手指向并模仿另一个人的动作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模仿相关的成语,例如“模棱两可”、“照猫画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指摹妈妈做饭的样子,希望将来也能做出好吃的菜。2. 初中生:他总是指摹老师的讲解方式,学习效果很好。
3. 高中生
- 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她经常指摹外教的发音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