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番皂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zào

番皂

拼音fān zào

注音ㄈㄢ ㄗ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番子。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兵马、县官如纵容番皂誆骗,不行严加禁治,该府及巡视衙门参奏处治。”参见“ 番子 ”。

基本含义

  • 指办事不力、效率低下。

详细解释

  • 番皂原指买卖奴婢的人,后来引申为指办事效率低下、不称职。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工作效率低下、办事不力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晋书·刘惔传》中记载,刘惔在晋朝担任官职时,曾任命一位名叫番皂的人为自己的属下,但番皂却不称职,办事效率低下。由于番皂的低效率给刘惔带来了很多麻烦,因此后来人们就用“番皂”来形容办事不力、效率低下的人。

成语结构

  • 由“番”和“皂”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做事真是番皂,总是拖拖拉拉的。2. 这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太低了,简直就是一群番皂。

记忆技巧

  • 可以把“番皂”与“懒散”、“效率低下”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办事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写字太慢了,她说我是一个番皂。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总是拖拖拉拉,真是个番皂。3. 高中生:他考试作弊被抓了,真是个番皂。4. 大学生:我们小组成员中有一个番皂,从来不按时完成任务。5. 成年人:这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太低了,简直就是一群番皂。

拆字解意

番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