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籔
拼音méi sǒu
注音ㄇㄟˊ ㄙ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梅丛,梅林。籔,同“ 藪 ”。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自从那诗人死后,经过了几度春秋,他尸骸葬在 灵峰 ,又迸成一座梅籔。”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诗句的意境优美、才情高雅。
详细解释
- 梅籔是一个形容诗文的成语,用来形容文章或诗句的意境优美、才情高雅。梅籔的意思是梅花的花瓣,比喻文章或诗句的妙处。梅花是冬季的花,而冬天是严寒的季节,但梅花却能在寒冷的环境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具有坚强和坚韧的品质。因此,梅花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所喜爱的象征。梅籔的含义就是指文章或诗句的意境如梅花一般,美丽、高雅、凄绝。
使用场景
- 梅籔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当形容一篇诗歌或散文的意境优美、才情高雅时,可以使用梅籔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梅籔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寒梅著花未可知,一树梅籔独自凄。”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的秋夜里,梅花依然绽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其中的“梅籔”一词被后人引用并发展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梅籔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诗歌写得很有梅籔,让人读后心生赏识之情。2. 这篇散文的意境如梅籔一般,引人入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梅花的形状和美丽的花瓣与梅籔的意境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想象一朵梅花绽放在严寒的冬天,花瓣婉约而美丽,就像优美的诗句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杜牧的其他诗作,以及其他形容诗文意境的成语,如“如画”、“如诗如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画了一幅梅花的画,老师说画得很有梅籔。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意境如梅籔一般,让人读后心生赏识之情。3. 高中生:他的诗歌写得很有梅籔,展现了他高超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4. 大学生:这首诗的意境如梅籔一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