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缟衣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o

缟衣

拼音gǎo yī

注音ㄍㄠˇ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1).白绢衣裳。《礼记·王制》:“ 殷 人哻而祭,縞衣而养老。” 郑玄 注:“ 殷 尚白而縞衣裳。”《列子·黄帝》:“ 子华 之门徒皆世族也,縞衣乘轩,缓步阔视。”
    (2).用以比喻洁白的梅花或羽毛。 宋 苏轼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縞衣来叩门。”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儼縞衣而不惊,腾玉羽而将翔。”
    (3).旧时居丧或遭其他凶事时所著的白色衣服。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发引日,敕官縞衣祖送於国门之外。”《明史·史可法传》:“渡 江 抵 浦口 ,闻北都既陷,縞衣发丧。”

基本含义

  • 指白色的服装,也指殡葬时所穿的礼服。比喻死亡。

详细解释

  • 缟衣一词源于古代殡葬礼仪中的一种服装,是一种白色的丧服。因此,该成语常用来比喻死亡和丧失之意。在古代文学中,缟衣也常被用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使用场景

  • 缟衣这个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人们离世或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演讲、祭文、悼词等场合。

故事起源

  • 缟衣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鄘风·丧考》中,描述了人们在丧葬仪式上穿着白色的缟衣,表示对逝者的哀悼。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比喻死亡和丧失之意。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缟”和“衣”。

例句

  • 1. 他穿着缟衣,面色悲戚地站在墓前。2. 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如同穿上了一件沉重的缟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白色的缟衣,在丧葬仪式上表达哀悼之情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诗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死亡和丧失的表达方式。同时,可以了解相关的宗教和哲学观念,如佛教中对死亡和轮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去世了,我们都穿着缟衣去参加她的葬礼。2. 初中生:他的失去了亲人,心如缟衣,无法平复。3. 高中生:在这个充满悲痛的时刻,我们都穿上了缟衣,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拆字解意

缟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