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犷
拼音bào guǎng
注音ㄅㄠˋ ㄍㄨ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粗暴犷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此国气序风寒,人性暴獷,言辞鄙褻。”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威武、豪放霸气。
详细解释
- 暴犷是由形容词“暴”和形容词“犷”组成的成语,暴指气势猛烈,犷指气魄豪放。两者结合,表示人或事物的气势威武、豪放霸气。
使用场景
- 暴犷多用于形容人的气势或事物的威武,可以用来形容英勇的将军、威武的山川、雄壮的景色等等。
故事起源
- 暴犷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暴犷之士”,形容一位勇猛威武的将军。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各种有威武气势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演讲充满了暴犷之气,让人印象深刻。2.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给人一种暴犷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暴犷的发音和意义,将其与豪放、威武的形象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具有相似意义的成语,如“威武不屈”、“气势磅礴”等,丰富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只暴犷的老虎吓得我不敢靠近。2. 初中生:他的武术表演非常暴犷,赢得了观众的掌声。3. 高中生: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位暴犷的将军的传奇故事。4. 大学生及成人:他的演讲充满了暴犷之气,令人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