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刻斲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ó

刻斲

拼音kè zhuó

注音ㄎㄜˋ ㄓ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雕琢;修饰。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近 庐陵 刘太博 辰翁 ,亦为三十六代天师志墓,虽极刻斲摩厉之工,而趣味有不及焉。”

基本含义

  • 形容雕刻、雕琢得非常精细。

详细解释

  • 刻斲是由“刻”和“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刻指雕刻,斲指斲丧或斲丸,都是雕刻的技法。刻斲形容雕刻得非常精细,精巧纤细。

使用场景

  • 刻斲常用于形容艺术品、工艺品等雕刻工艺的精湛和精细程度,也可用于形容文字、画作等的精细和细腻。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张春的木匠,擅长雕刻工艺。他一次在一块木头上雕刻了一只鸟,雕刻得栩栩如生,细节精致。有人看到后惊叹不已,称之为“刻斲”,意思是刻得非常精细。从此,刻斲成为形容雕刻工艺精湛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非常刻斲,每一笔都非常工整。2. 这幅画的线条刻斲,色彩鲜艳,非常精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雕刻师在细心雕刻一件艺术品,雕刻得非常精细,这就是刻斲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艺术和雕刻相关的成语,例如“精雕细刻”、“雕虫小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的字写得很刻斲,我每次看都觉得很漂亮。2. 初中生:这幅画的线条刻斲,色彩鲜艳,看起来非常精美。3. 高中生:他的雕刻作品非常刻斲,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

拆字解意

刻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