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成规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éngguī

成规

拼音chéng guī

注音ㄔㄥˊ ㄍㄨㄟ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构成]
    动宾式:成|规
    [例句]
    墨守成规。(作宾语)

近义词

  • 陈规、陋习

英文翻译

  • 1.established practice; set rules; groove; rut

详细解释

  • ◎ 成规 chéngguī
    [rut;established rules] 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指现成的规则、办法
    墨守成规
    (1).成为圆形。《周礼·夏官·司弓矢》:“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谓之弊弓。”《庄子·田子方》:“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
    (2).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亦指老规矩,老办法。《三国志·蜀志·蒋琬费祎等传论》:“ 蒋琬 方整有威重, 费禕 宽济而博爱,咸承 诸葛 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周书·独孤信传》:“以今方古,抑有成规。” 徐特立 《我对于青年的希望》:“检查的标准不是成规,而是你们革命的大多数人的行动。”
    (3).既定的计划。《三国志·吴志·丁奉传》:“彼动其境内,悉 许 、 洛 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

基本含义

  • 指已经形成并被广泛遵守的规则、准则或习惯。

详细解释

  • 成规是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已经形成并被广泛遵守的规则、准则或习惯。它们可以是道德规范、社会行为准则、职业规范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规范起到重要作用。成规往往具有长期的历史积累和广泛的社会认可,被视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使用场景

  • 成规常常在社会交往、职场工作、学校教育等场景中被提及。它们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提醒人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和准则。例如,父母可能会告诉孩子要遵守学校的成规,老师可能会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成规。

故事起源

  • 成规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上》中,成语的意思是“已经成为规矩”的意思。在古代,人们认为成规是社会发展和秩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孟子》中提到了这一概念。

成语结构

  • 成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成指已经,规指规则或准则。

例句

  • 1. 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市民的责任,我们要坚守成规,共同维护交通秩序。2. 在职场上,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是每个职业人士应该遵循的成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成规这个词语:将“成”字理解为已经,将“规”字理解为规则或准则。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指已经形成并被广泛遵守的规则、准则或习惯。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规相关的成语,如“守成”、“循规蹈矩”等,可以帮助加深对成规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成规,不乱扔垃圾。2. 初中生:学校有很多成规,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讲话。3. 高中生:社会中有许多成规,我们要遵守法律,不违反交通规则。4. 大学生:在职场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是每个职业人士的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