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纳款在词典中的解释
kuǎn

纳款

拼音nà kuǎn

注音ㄣㄚˋ ㄎㄨ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归顺;降服。《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 李善 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礼。” 唐 张说 《裴公神道碑》:“俄而衔璧辕门,释缚纳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许定国 诱杀 高杰 ,遂与 李际遇 先后纳款。”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

基本含义

  • 接受款项

详细解释

  • 纳款是指接受款项或收取款项。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指接受他人的捐款、捐赠或缴纳税款等情况。

使用场景

  • 纳款常用于谈论接受捐款、接受捐赠或缴纳税款的场景。它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组织或机构接受款项的行为。

故事起源

  • 纳款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人们通常是将款项或礼物放在一个特定的盒子里,然后交给收款人。这个盒子就被称为“纳款盒”。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为“纳款”。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纳”表示接受,名词“款”表示款项。

例句

  • 1. 他们纳款购买了一辆救护车。2. 政府要求企业按时纳款缴纳税款。3. 我们应该及时纳款支持慈善事业。

记忆技巧

  • 与纳款相关的记忆技巧是将纳款与接受款项的行为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接受一份礼物或一笔钱款的场景,然后将这个形象与纳款这个词联系起来。这样,每当你听到或看到纳款这个词时,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接受款项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纳款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慈善事业和税收制度。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捐赠和接受款项相关的成语,如“捐款”、“接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个月都会纳款给慈善机构。2. 初中生:政府要求企业纳款支持环保项目。3. 高中生:大学生应该及时纳款缴纳学费。

拆字解意

纳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