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祠
拼音jiān cí
注音ㄐㄧㄢ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监察祭祀。 唐 柳宗元 《监祭使壁记》:“礼与敬皆足,而后祭之义行焉。《周礼》祭僕视祭祀有司百官之戒具,诛其不敬者。 汉 以侍御史监祠。”
基本含义
- 监察祠堂,指严厉管教、监督管理。
详细解释
- 监祠是指监察祠堂,是古代官府设立的监督管理机构。成语“监祠”比喻严厉管教、监督管理,旨在维护秩序和规范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下属或下级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并要求他们严守纪律和规范行为的场合。
故事起源
- 《礼记·祭义》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周武王时期,有一位名叫监祠的官员,他负责监察祠堂事务,严格要求祭祀仪式的规范和庄重。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比喻严格监督管理。
成语结构
- 成语“监祠”的结构为形容词+名词,其中形容词“监”表示严格、严厉,名词“祠”表示祠堂。
例句
- 1. 这个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可以说是一所真正的“监祠”之地。2. 他是一位严厉的领导,经常以“监祠”之名来要求下属严守纪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监祠的发音jiān cí与“严辞”进行联想,因为监祠是严厉监督管理的意思,而“严辞”也表示严格要求。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严阵以待”、“严苛”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严格管理和要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就像是监祠一样。2. 初中生:班主任经常监祠我们的行为,要求我们要遵守校规。3. 高中生: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每天都像是处在监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