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告官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gàoguān

三告官

拼音sān gào guān

注音ㄙㄢ ㄍㄠˋ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宋 代在禁中,唯宰相、翰林学士、御史有衙吏为之喝道,称为三告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三司, 开封府 ,外州长官,升厅事,则有衙吏前导告喝。国朝之制,在禁中唯三官得告:宰相告於中书,翰林学士告於本院,御史告於朝堂,皆用朱衣吏,谓之三告官。”

基本含义

  • 指连续三次向官府告发或控告某人或某事。

详细解释

  • 三告官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次数,“告官”表示对官府进行告发或控告。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连续三次向官府报告某人或某事,以期望得到解决或处理。

使用场景

  • 三告官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被连续三次告发或控告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连续三次上报问题或某个事件得到解决,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连续三次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或投诉。

故事起源

  • 关于三告官的故事起源已经不甚明确,但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向官府告发或控告来解决问题。三告官则是形容某人或某事被连续三次告发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古代官场中并不罕见。

成语结构

  • 三告官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三”是数量词,表示告发或控告的次数;“告官”是动词短语,表示向官府告发或控告。

例句

  • 1. 他为了解决邻居的噪音问题,三告官,终于得到了解决。2. 这个员工连续三次向经理反映工作环境问题,终于引起了重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连续三次走进官府大门,每次都在告发某人或某事。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府的体系和告发制度,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使用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三告官,告诉老师我同桌作弊了。2. 初中生:他三告官,向校长反映了学校食堂卫生问题。3. 高中生:他三告官,向教育局投诉了高考成绩出现错误的问题。4. 大学生:他三告官,向学校领导举报了学术不端行为。5. 成年人:她三告官,连续三次向警察报案,希望能够找回被盗的贵重物品。

拆字解意

三告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