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霜鞞在词典中的解释
shuāng

霜鞞

拼音shuāng bǐ

注音ㄕㄨㄤ ㄅ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鞞鼓。鞞鼓为胡乐。胡地天寒,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王昭君》诗:“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基本含义

  • 形容寒冷的天气。

详细解释

  • 霜鞞一词由“霜”和“鞞”两个字组成。霜指冬天的霜冻,鞞指冷酷的寒风。这个成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冬季的严寒天气,也可以用来形容寒冷的气候或环境。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小旻》中有一句“霜鞞在原,民莫敢畋”。这句诗描绘了冬天的严寒天气,霜鞞在原野上,人们不敢外出打猎。由此形成了成语“霜鞞”。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点。

例句

  • 1. 冬天的北方非常霜鞞,要注意保暖。2. 天气这么霜鞞,出门一定要穿厚一点。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霜鞭”,形象地描述冬天的严寒天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天气相关的成语,如“冰雪聪明”、“风雨同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外面非常霜鞞,我都不敢出门玩。2. 初中生:北方的冬天真的非常霜鞞,冷得连鼻子都冻住了。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冬天一直都很霜鞞,要多注意保暖。

拆字解意

霜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