悫善
拼音què shàn
注音ㄑㄩㄝˋ ㄕ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慤善”。朴实善良。《礼记·祭义》:“是故慤善不违身,耳目不违心,思虑不违亲。”
基本含义
- 指人品高尚,行为表现正直善良,值得敬佩。
详细解释
- 悫善是由“悫”和“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悫指高尚、正直的品德,善指善良、正直的行为。悫善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都是高尚正直的,值得他人敬佩和学习。
使用场景
- 悫善一词常用于赞美和称赞他人的品德和行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善良、正直、守信等优秀品质。
故事起源
- 悫善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曲沃的大夫,他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善良,深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后来,人们用“悫善”来形容这种高尚正直的品德和行为。
成语结构
- 悫善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悫”为形容词,表示高尚正直的品德;“善”为名词,表示良好的行为。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一直都很悫善,深受大家的尊敬。2. 她是一个悫善的人,总是乐于助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悫善。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高尚正直的品德和善良的行为如同阳光一样照耀着整个山谷,给人一种温暖和敬佩的感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悫茂”、“悫服”等,来扩大对高尚品德和善良行为的理解和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悫善的人,要讲道德,做好事。2. 初中生:我觉得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悫善,不做欺负同学的事情。3. 高中生:在社会上,只有悫善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