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晡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

三晡

拼音sān bū

注音ㄙㄢ ㄅ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晡为申时,一般分上晡、中晡、下晡,故又称三晡。《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召必以三晡为期,遣必以日出为限。” 北周 庾信 《春赋》:“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 唐 李范 逸句:“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

基本含义

  • 指一天中的三个时辰,即早晨、正午和傍晚。

详细解释

  • 三晡是古代中国人对一天时间的划分,每个晡代表了一个时辰。早晨从日出到上午九点,正午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傍晚从下午三点到日落。三晡成语常用来形容一天中的不同时段。

使用场景

  • 三晡常用于描述一天中的时间,可以用来表示早晨、正午和傍晚,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或变化。

故事起源

  • 三晡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和时间划分。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照强度来判断时间,将一天划分为三个时辰,即早晨、正午和傍晚。这种时间划分方式在古代十分常见,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三晡。

成语结构

  • 三晡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三”和“晡”。

例句

  • 1. 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晨七点一直忙到傍晚九点,几乎没有时间休息。2. 这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两个三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三晡”与一天的三个时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早晨、正午和傍晚与三个“晡”字进行对应,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划分方式,以及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和习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早晨起床时,太阳已经升起了两个三晡。2. 初中生:正午的烈日下,我们都躲在树荫下休息。3. 高中生:傍晚时分,整个城市的灯光开始亮起,繁忙的夜生活开始了。

拆字解意

三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