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帐
拼音màn zhàng
注音ㄇㄢˋ ㄓ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没本事;不中用。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住,住,住!你这阴阳本慢帐,自家算不着,倒怪别人破你的法。” 明 无名氏 《斩健蛟》第三折:“俺二神神通慢帐,法力低微,我这上圣,千灵万灵。”
(2).亦作“ 慢仗 ”、“ 慢张 ”。动作缓慢,慢吞吞。《水浒传》第三一回:“但凡拿得行货,只要活的。那廝们慢仗些的,趁活捉了;敌他不过的,必致杀害,以此不教他们将刀仗出去,只与他挠钩套索。”《雍熙乐府·<小桃红·西厢百咏>之九七》:“问安康,别来尊体知无恙,答应的慢张,全无些喜相,谁恼动老萱堂?” 明 无名氏 《定时捉将》第三折:“要去便就走了罢,我不奈烦慢帐。”
基本含义
- 指拖延支付账款或债务。
详细解释
- 慢帐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慢”指拖延、延迟,而“帐”指账款或债务。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某人或某组织故意拖延支付账款或债务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商业场景,特别是描述某人或某公司故意推迟支付账款的行为。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拖延支付债务,或者某人故意不履行债务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慢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业交易。在古代,商人之间的交易往往是通过赊账进行的,即商人可以先拿货物,然后再延迟支付款项。然而,有些商人会故意拖延支付账款,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或逃避债务。因此,人们就形象地用“慢帐”来形容这种拖延支付账款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慢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慢”为第三声,而“帐”为第四声。
例句
- 1. 他总是慢帐,让我们等了很久才付款。2. 这家公司经常慢帐,导致供应商不满。3. 我们不能接受慢帐,必须按时支付债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商人拿着一张账本,上面写着“慢帐”两个字,他故意拖延支付账款,让别人等待很久。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慢帐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商业有关的成语,如“拖欠工资”、“欠债不还”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慢帐,让我们等很久才还钱。2. 初中生:这家公司慢帐,导致供应商不满意。3. 高中生:我们不能接受慢帐,必须按时支付债务。4. 大学生:他故意慢帐,想要逃避债务的责任。5. 成年人:这个商人总是慢帐,让人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