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櫂
拼音gū zhào
注音
繁体孤櫂
基本解释
亦作“ 孤棹 ”。独桨。借指孤舟。 唐 长孙佐辅 《杭州秋日别故友》诗:“独随孤櫂去,何处更同衾。” 宋 徐铉 《送黄秀才姑熟辟命》诗:“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 明 姚潜 《叶南屏田梅岑携樽过访同家舒恭侄赋》诗:“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后听。” 柳亚子 《为香凝先生题画》诗:“缘溪孤櫂夷犹去,人与归鸦共渺绵。”
基本含义
- 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独自奋斗,无人相助。
详细解释
- 孤櫂是由“孤”和“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孤指独自,单独,没有伴侣或帮助;櫂指船桨。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只能独自奋斗。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没有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只能依靠自己。可以在表达个人奋斗、坚持不懈的情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他在楚国的官场中遭到了排挤和诬陷,最终被贬谪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在他流亡的途中,他乘船而行,但船只在一处险地遇到了暴风雨。船上的其他人都害怕得不知所措,只有屈原拿起了单独的船桨,独自奋力划着向前。尽管他的努力很艰难,但他最终安全抵达了目的地。这个故事成为了孤櫂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独自奋斗的情景。
成语结构
- 主体词语为“孤櫂”,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划过那片孤櫂,取得成功。2. 他没有任何后台和关系,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他成功地划过了那片孤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孤櫂”这个成语与屈原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在困境中独自奋斗,像屈原一样独自划着船桨,最终成功地划过那片孤櫂。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故事,并学习其他与坚持、奋斗相关的成语,如“独木不成林”、“自力更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没有作弊,只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划过了那片孤櫂。2. 初中生:面对学习的困难,我不能放弃,要像屈原一样独自划着孤櫂,努力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决定追随自己的兴趣,勇敢地划过那片孤櫂,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