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耸
拼音jiǒng sǒng
注音ㄐㄩㄥˇ ㄙ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逈耸”。高耸。《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如 须弥 逈耸於千峯,似巨海淹流於万泒。”
基本含义
- 形容高耸、突出。
详细解释
- 迥耸指的是物体高耸、突出,与周围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大的对象,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才华、品德等突出出众。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高山、高楼大厦等高耸入云的景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品德等超出常人的优秀表现。
故事起源
- 迥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郭璞传》中。郭璞是晋朝的一位文学家,他在文章中使用了“迥耸”这个词来形容山峰的高耸,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这座建筑物迥耸入云,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2. 他的才华迥耸于众人之上,成为了音乐界的翘楚。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或者一座高楼大厦,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高耸、突出相关的成语,如“巍峨”、“屹立”,进一步丰富对这类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座山迥耸入云,看起来好像通向天空的阶梯。2. 初中生:他的成绩迥耸于全班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教学楼迥耸在校园中央,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4. 大学生:他的演讲水平迥耸于其他同学,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