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体鳞伤
拼音biàn tǐ lín shā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iàn tǐ lín shāng ㄅㄧㄢˋ ㄊㄧˇ ㄌㄧㄣˊ ㄕㄤ
遍体鳞伤(遍體鱗傷)
◎ 遍体鳞伤 biàntǐ-línshāng
[be a mass of bruises;be covered all over with cuts and bruises] 浑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很重
基本含义
- 遭受重伤或受到严重打击。
详细解释
- 形容人或事物遭受到极大的痛苦或损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严重伤害,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被破坏或损毁的程度极大。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三年》中,原文是“遍体鳞伤,无可救药”。此后,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遍体鳞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遍体”和“鳞伤”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遍体”表示全身,表示伤害或打击无处不在;“鳞伤”表示皮肤被划伤或受伤。
例句
- 1. 他在车祸中遭受了严重的伤害,遍体鳞伤。2. 这场战争使整个城市遍体鳞伤,几乎所有建筑都被摧毁了。
记忆技巧
- 想象一个人被无数的鱼鳞划伤全身,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遭受严重伤害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身体伤害相关的成语,如“伤痕累累”、“伤痕未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倒了,膝盖遍体鳞伤。2. 初中生: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比赛,我们的足球队员们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坚持到最后。3. 高中生:这个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人们的生活遍体鳞伤,需要重建。4. 大学生及以上: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要坚持下去,即使遭受遍体鳞伤也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