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洛社在词典中的解释
luòshè

洛社

拼音luò shè

注音ㄌㄨㄛˋ ㄕ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 宋 欧阳修 梅尧臣 等在 洛阳 时组织的诗社。 宋 欧阳修 《酬孙延仲龙图》诗:“洛社当年盛莫加, 洛阳 耆老至今夸。” 清 赵翼 《新春招程霖岩汤蓉溪二丈暨庄学晦家缄斋小集》诗:“作诗传他年,或可洛社继。”
    (2).即洛阳耆英会。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叶敬常 《上巳日同哲夫寄芳微之毅白诸社友北郊修禊》诗:“雅集 兰亭 洵乐事,相逢洛社有耆英。”参见“ 洛阳耆英会 ”。
    (3).洛阳社的简称。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寿方德润》词:“洛社自佳, 镜湖 虽好,莫问君王乞。”参见“ 洛阳社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中国洛阳地区的学术团体和文化社交圈。也泛指一个地方的文化、学术团体。

详细解释

  • 洛社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是指洛阳地区的学术团体和文化社交圈。洛阳地区在唐代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许多文人学士聚集于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洛社成为了一种代表文化、学术交流的象征。

使用场景

  • 洛社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文化、学术团体。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社交圈子。

故事起源

  • 洛社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人的诗词中。洛阳地区是唐代的文化中心,许多文人学士聚集于此,互相交流学术、分享文化。因此,洛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象征。

成语结构

  • 洛社是由“洛”和“社”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洛”指洛阳地区,“社”指学术团体和社交圈。

例句

  • 1. 这个城市的洛社非常活跃,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层出不穷。2. 他在洛社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共同探讨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洛社”与洛阳地区的文化和学术交流联系起来,通过想象洛阳地区的繁荣和文化氛围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洛社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人物,深入了解唐代洛阳地区的文化和学术交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就像一个洛社,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加入一个真正的洛社,与各路学者一起探讨问题。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希望能够加入一个有活力的洛社,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追求学术进步。4. 大学生:洛社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我希望能够在洛社中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宽自己的视野。

拆字解意

洛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