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病狂丧心在词典中的解释
bìngkuángsàngxīn

病狂丧心

拼音bìng kuáng sàng xī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ìng kuáng sàng xīn ㄅㄧㄥˋ ㄎㄨㄤˊ ㄙㄤˋ ㄒㄧㄣ

    病狂丧心(病狂喪心) 

    同“ 丧心病狂 ”。形容言行昏乱荒谬。《水浒传》第一○一回:“ 蔡京 经体赞元,其子 蔡攸 ,如是覆军杀将,辱国丧师,今日圣驾未临时,犹儼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公不欲出其门,论中故为詼语。首云儂窃观天下之事云云;中间论鬼神处,突曰:如以为无,则 慧娘 之敲 裴生 之门也, 丽娘 之入 柳生 之室也。撤棘后,则某果已魁,公及閲所为论,始有病狂丧心之评。” 清 陈天华 《怪哉上海各学堂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今於烈士之死,则目为病狂丧心;於 满 奴之倖免,则慰之幸之,何其颠倒如是其甚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思想极端疯狂,丧失理智。

详细解释

  • 病狂丧心形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极端疯狂,丧失了理智和常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异常、荒谬、不理智,甚至是疯狂到了极点的程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的极端疯狂和不理智的行为。例如,可以说一个人在赌博上输掉了全部的财产,他的行为可以被形容为病狂丧心。另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极端的政治观点或行动。

故事起源

  • 病狂丧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小说《水浒传》。故事中,有一个叫做杨志的人,因为对朝廷不满而起义。他在起义之初非常狂热和激进,但随着起义的失败和自己的妻子被官兵杀害,他的思想逐渐变得疯狂和极端。因此,病狂丧心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 病狂丧心是由“病”、“狂”、“丧心”三个词组成的,形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疯狂到了极点,丧失了理智和常识。

例句

  • 1. 他为了追求权力,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简直病狂丧心。2. 这个恐怖分子的行为完全病狂丧心,不顾及任何人的生命安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解为三个部分来记忆,即“病”、“狂”、“丧心”,并且联想到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得极端疯狂和不理智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病狂丧心相关的成语,例如“狂妄自大”、“疯狂到了极点”等,以扩大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和言行非常病狂丧心,让人感到害怕。2. 中学生:这个电影中的反派角色病狂丧心,他的计划简直匪夷所思。3. 大学生:这个政治家的言论病狂丧心,完全不符合现实和人民的利益。

拆字解意

病狂丧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