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赴鹿鸣
拼音zhòng fù lù míng
注音ㄓㄨㄙˋ ㄈㄨˋ ㄌㄨˋ ㄇ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清 制,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经奏准,与新科举人同赴鹿鸣筵宴,称为“重赴鹿鸣”。《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重赴鹿鸣燕”:“据 谭尚忠 奏, 云南 石屏州 举人 赛璵 ,係 雍正 己酉科乡试中式,曾任 四川 知县,现年九十二岁,本年又届举行己酉科乡试之期,请重赴鹿鸣燕。”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重赴鹿鸣》:“﹝ 钱塘 周天相 ﹞至 乾隆 丁卯,重预鹿鸣,学士赴宴时,犹及见之……迨 嘉庆 丁卯,学士年八十四,亦重预鹿鸣,我等俱以是科后进修士相见礼。”参阅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重宴鹿鸣纪事》。
基本含义
- 再次去鹿鸣山。
详细解释
- 表示再次做某件事情,特指再次去某个地方。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再次去某个地方或重复做某件事情的情况,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韩国有个人叫鹿鸣,他非常喜欢狩猎。一次,鹿鸣去狩猎,结果因为不慎而失去了方向,迷路了。他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从此以后,鹿鸣每次狩猎都会在回家的路上高声呼叫,为了提醒自己的方向。后来,人们就用“重赴鹿鸣”来比喻再次去某个地方或重复做某件事情。
成语结构
- 主语+重赴+地名
例句
- 1. 明天我要重赴鹿鸣,再次感受那里的美丽景色。2. 他决心重赴鹿鸣,重新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鹿鸣山”相关的形象联想来记忆,比如想象自己再次去鹿鸣山欣赏美丽的景色。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旅行、探险相关的成语,比如“东山再起”、“出人头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上个月去了北京玩,很开心,我想再次重赴鹿鸣。2. 初中生:我原本不喜欢学习,但是经过一次夏令营的体验后,我决定重赴鹿鸣,努力学习。3. 高中生:我明年要重赴鹿鸣,参加一场国际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