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藉
拼音zī jiè
注音ㄗㄧ ㄐ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凭借,依赖。《南史·到彦之传》:“ 撝 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元 王恽 《胙城县庙学记》:“ 侯 乃出所藏经史数千卷,资藉讲诵。”
资格履历。藉,通“ 籍 ”。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学究、艺士,进而为通人,资藉既成,期于致用,其道德又爽然失矣!”
基本含义
- 指人才丰富,具备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详细解释
- 资藉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学识渊博,有着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阅历,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使用场景
- 资藉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才丰富、有学问的人。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学识广博,阅历丰富,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可以说某位教授是一个资藉之人,意思是这位教授具备丰富的学术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故事起源
- 资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郭璞传》中。故事中讲述了晋朝时期,郭璞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他的学问广博,阅历丰富,被人们称为“资藉之士”。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具备广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
成语结构
- 资藉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资”表示才能、学问,而“藉”表示借助、依靠。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表示一个人具备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例句
- 1. 他是一位资藉之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妥善处理。2. 这位老师是一位资藉之士,教学经验非常丰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资藉这个成语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资”可以联想到“资质”,表示才能和学识;而“藉”可以联想到“借助”,表示依靠和利用。通过联想和记忆这两个关键词,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有关资藉的知识,可以了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学富五车”、“博学多才”等。这些词语都与资藉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资藉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位资藉之人,他教我们很多知识。2. 初中生:他是一位资藉之士,他的学问比较丰富。3. 高中生:他是一位资藉之人,他的阅历非常广博。4. 大学生:这位教授是一位资藉之士,他的学术造诣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