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拨脚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o

拨脚

拼音bō jiǎo

注音ㄅㄛ ㄐ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技击动作之一。以己脚挑人脚使之仆倒。《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这 十三妹 早上面一刀削断了 周三 的钢鞭,下面趁势便是一个拨脚,把 周三 踢得爬在地下。”拨,一本作“ 泼 ”。

基本含义

  • 拨脚是指将脚尖向外拧或向内拧,也可以指扭转身体。

详细解释

  • 拨脚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在古代是用来形容人扭动身体或脚尖的动作。现在,拨脚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动或态度突然发生改变。

使用场景

  • 拨脚可以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态度或情绪的突然变化。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故事起源

  • 拨脚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战场上扭动身体的动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拨脚是一个动宾短语,由拨和脚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原本对这个计划很支持,但突然拨脚了。2. 她一听到那个消息,整个人都拨脚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拨脚”与人的突然转变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行走时突然扭动身体或脚尖的动作,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拨脚相关的成语,如“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糖果的时候眼睛都拨脚了。2. 初中生:他原本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最近他的态度突然拨脚了。3. 高中生:她听到自己被选拔为代表时,高兴得拨脚了。

拆字解意

拨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