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衞
拼音yí wèi
注音
繁体儀衞
基本解释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仪衞。”《宋史·仪卫志一》:“ 徽宗 政和 三年,议礼局上 大庆殿 大朝会仪衞。” 清 戴名世 《孑遗录》:“ 史可法 以父丧归,继 可法 者为 郑二阳 。 二阳 行军,仪衞甚盛。”
基本含义
- 形容举止庄重,仪态端庄。
详细解释
- 仪衞是由“仪”和“衞”两个字组成,其中“仪”指的是仪态庄重,举止得体,而“衞”指的是守卫、保护。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仪态庄重如同守卫一样,表现出举止庄重、端庄的特征。
使用场景
- 仪衞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庄重、仪态端庄的场景,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在举止上的表现。例如,当你看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行为得体、举止端庄时,可以夸奖他是一个仪衞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宫廷文化。在古代,宫廷中的官员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仪态,以示尊重和礼貌。他们的举止庄重如同守卫一样,保护着皇帝和皇室的尊严。因此,仪衞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庄重、仪态端庄。
成语结构
- 仪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仪”是形容词,表示仪态庄重;“衞”是名词,表示守卫、保护。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仪态庄重如同守卫一样。
例句
- 1. 他举止庄重,仪衞大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她的仪衞举止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和尊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守卫服装,站在门前,举止庄重,守卫着门口的尊严,这样就能够记住仪衞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仪态有关的成语,如“仪态万千”、“仪表堂堂”等,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仪衞举止让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2. 初中生:作为班长,他的仪衞举止给大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3. 高中生:考试时,她的仪衞举止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在校园里,我们应该保持仪衞的举止,代表学校的形象。5. 成年人:在社交场合,我们要注意仪衞,以展现自己的风采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