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恻促在词典中的解释

恻促

拼音cè cù

注音ㄘㄜˋ ㄘ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悲伤不安。 明 陈子龙 《十五夜对月》诗:“在盛难久处,持盈安在哉!佳期在三五,惻促有餘哀。”

基本含义

  • 形容内心感受到悲痛或痛苦而忧虑不安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恻促一词由“恻”和“促”两个字组成。“恻”表示悲伤、痛苦的情感,“促”表示急迫、焦虑的状态。恻促形容内心深感悲痛而焦虑不安的样子。

使用场景

  • 恻促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悲伤、痛苦的时候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例如,当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人们会感到恻促不安。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和他的朋友齐伯牛一起去丧事现场的情景。庄子在途中看见一个妇人哭泣,他感到恻隐之情,内心十分忧虑。后来,庄子的朋友问他为何如此忧虑,庄子回答说:“我见到那个妇人哭泣,内心感到恻促不安。”从此,恻促一词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悲痛时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成语结构

  • 恻促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表示主语的内心感受到悲痛而焦虑不安。

例句

  • 1. 听到朋友生病的消息,她感到恻促不安。2. 在面对灾难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恻促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恻促”与悲伤、焦虑的情绪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面对悲痛时内心的不安和忧虑的样子,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悲伤、痛苦相关的成语,如“感同身受”、“忧心忡忡”等,以扩展对情感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老师说要换座位,他感到恻促不安。2. 初中生:在考试前几天,她的内心充满了恻促之情。3. 高中生:看到新闻报道的灾难,他感到恻促不已。4. 大学生:失恋后,她的内心充满了恻促之情。

拆字解意

恻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