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色
拼音wǔ sè
注音ㄨˇ ㄙ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凶猛的神色。《吕氏春秋·精谕》:“夫祈福於三涂,而受礼於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殆有他事,愿公备之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威武和气色。
详细解释
- 武色是由“武”和“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武”表示威武、勇猛的意思,“色”表示容貌、颜色。武色指的是人的威武和气色,形容人的气质和外貌都很出众。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表或气质非常出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合。
故事起源
- 武色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武丁秉钺,于河之阳。”其中“武丁秉钺”形容周武王的威武形象,而“于河之阳”则表示武王的气色非常好。后来,人们将“武色”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用来形容人的气质和外貌。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身材高大,面色红润,真是个武色出众的男子。2. 她穿上那身军装,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威武的武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武色”与“威武和气色”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外貌、气质相关的成语,如“英姿飒爽”、“风度翩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打扮得很酷,有一种威武的武色。2. 初中生:他的体格和气质都很出众,真是个武色非凡的人。3. 高中生:这位演员不仅演技出众,而且外貌气质也很好,完全符合武色这个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