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整以暇
拼音hǎo zhěng yǐ xiá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hǎo zhěng yǐ xiá ㄏㄠˇ ㄓㄥˇ ㄧˇ ㄒㄧㄚˊ
好整以暇
《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於 楚 也, 子重 问 晋国 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后因以“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有序而又从容不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从来行军之善无他,亦曰好整以暇而已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二:“我自然在一旁洗耳恭听,在心里只希望他说快一点,少说几个‘唵’,然而他却老是那样好整以暇地‘唵’个不停。”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心境安逸,宁静自在。
详细解释
- 好整以暇是指人在安闲的环境中,心情舒畅,自得其乐。整是安静、安闲的意思,暇是闲暇、空闲的意思。这个成语形容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宁静自在。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心情舒适,自得其乐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度假、休闲、放松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忙碌之余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
故事起源
- 《庄子·徐无鬼》中有一段描述:“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无人矣!’孔子曰:‘如何无人?’哀公曰:‘我有闻,好整以暇,不乱其政,不侵其民,天下归之。’孔子曰:‘夫子好整以暇,岂知天下之归之哉!’哀公曰:‘是何言也?’孔子曰:‘夫子好整以暇,则民知其好也;民知其好也,则天下归之。’”这段故事中,鲁哀公以“好整以暇”自居,孔子则指出这只是自我安慰的说法,并非真正的政治能力。
成语结构
- 好整以暇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好”、动词“整”、介词“以”和形容词“暇”组成。
例句
- 1. 他喜欢在家中静静地读书,好整以暇地度过每一个周末。2. 老人喜欢在花园里散步,好整以暇地享受阳光和花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坐在宁静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整理着自己的事物,享受着闲暇的时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宁静、舒适相关的成语,如“闲云野鹤”、“安居乐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假期里,我喜欢好整以暇地玩耍。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好整以暇地聊天、放松。3. 高中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能够好整以暇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