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妈巴子在词典中的解释

妈巴子

拼音mā bā zǐ

注音ㄇㄚ ㄅㄚ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詈词。 张天翼 《路》:“ 铁牛 在我们前面,咕噜着:‘妈巴子有什么别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这下子可把他气坏了,他大骂我妈巴子忤逆不孝。”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说话或做事粗鲁、无礼。

详细解释

  • 妈巴子是中国北方方言中的一种俚语,源自于普通话中的“骂巴掌”。骂巴掌是指用手掌打人的一种行为,而妈巴子则是将这个动作转化为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粗鲁、无礼。

使用场景

  • 妈巴子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举止不文明、不得体,尤其是言语粗鲁、无礼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不客气、态度不友好,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粗鲁的举止,比如毫无礼貌地推搡别人或对人不尊重的态度等。

故事起源

  • 关于妈巴子成语的起源,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故事或传说。然而,这个成语在中国北方方言中相当常见,很可能是源自于人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不文明、不得体的行为,然后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行为。

成语结构

  • 妈巴子是由“妈”、“巴”和“子”三个字组成的。其中,“妈”是指母亲,“巴”是指骂的动作,“子”是名词化的后缀。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记忆和理解。

例句

  • 1. 他一向妈巴子,说话从来不客气。2. 这个人大大咧咧的,做事总是妈巴子,没有一点礼貌。

记忆技巧

  • 要记忆妈巴子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不得体的行为,比如说话不客气、态度无礼等。将这些行为与妈巴子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方言和俚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妈呀”、“妈咪咪”等。这些成语都是中国方言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了解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话真妈巴子,老师都生气了。2. 初中生:这个人素质真低,妈巴子的举止让人看不起。3. 高中生:他平时妈巴子的态度让人很反感,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拆字解意

妈巴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