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支骸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hái

支骸

拼音zhī hái

注音ㄓㄧ ㄏ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肢体骸骨。谓尸体。《后汉书·质帝纪》:“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

基本含义

  • 指人死后的遗骸。

详细解释

  • 支骸一词由“支”和“骸”两个字组成。其中,“支”指人的身体,特指死后的遗体,“骸”指人的尸体。支骸表示人死后留下的遗骸。

使用场景

  • 支骸一词常在描述人死后的情景中使用,用于引起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反思。

故事起源

  • 支骸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人间世》一篇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胡公的人,他非常害怕死亡,经常焦虑自己死后的遗骸会被人忽视和不重视。于是,他决定找一块大石头,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并嘱咐自己的家人,等他死后,将这块石头放在自己的坟墓上,以此来提醒人们记住他的存在。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死后遗骸的思考,从而形成了成语“支骸”。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支”和名词“骸”组成。

例句

  • 1. 他去世后,只留下一具支骸,没有任何遗产。2. 人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支骸,不论他们生前的地位如何。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死后,只剩下一具骸骨,支撑着他的存在,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内容,以深入理解“支骸”成语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支骸,不论他们是谁。2. 初中生:胡公为了让人们记住他的存在,留下了一块刻有名字的石头,放在自己的坟墓上。

3. 高中生

  • 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轻视死后的遗骸。4. 大学生:人死后只留下一具支骸,再也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了。

拆字解意

支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