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潇湘在词典中的解释
xiāoxiāng

潇湘

拼音xiāo xiāng

注音ㄒㄧㄠ ㄒ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基本含义

  • 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详细解释

  • 潇湘是指中国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这个成语源自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潇湘神歌》。潇湘神歌描绘了湖南地区的山水风景和文人的才华,成为了潇湘这个词语的象征。

使用场景

  • 潇湘一词常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可以用于描写自然风光、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方面。

故事起源

  • 潇湘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潇湘神歌》。这首诗描绘了湖南地区的山水风景和文人的才华,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潇湘这个词语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潇湘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幅画中的山水真是潇湘之美。2. 他的诗词中常常能够感受到潇湘的气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潇湘和湖南地区的风景联系在一起,通过想象湖南的山水风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文化,可以深入了解刘禹锡的《潇湘神歌》以及其他湖南地区的文学作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过湖南,那里的山水真的很潇湘。2. 初中生:这幅画的色彩和构图都很潇湘。3. 高中生:他的诗词中常常能够表达出潇湘的气韵。4. 大学生:湖南的文化传统中融入了潇湘的元素,非常有特色。